砥礪前行守初心
春華秋實顯崢嶸
“十三五”期間,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開拓創新,在決勝全面小康的征程中砥礪前行:有國家制造業之“根”,做大做強新興優勢產業鏈,深化強鏈、延鏈、補鏈工作,形成了三大動力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集群;有創新創業之“魂”,“國內第一、全球先進”的細分市場“單項冠軍”不斷涌現;有快速發展之勢,努力實現與省城空間“零距離”、環境“零差別”;有城鄉融合之美,實現了城與鄉、工業與農業的融合。“十四五”期間,我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既有優勢,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引領區、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高地的示范區以及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先行區,加快推動更高質量更加全面發展,努力彰顯國家級高新區更大擔當和作為。
時光作序,歲月流金。產業鏈建設為新區高質量發展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十三五”期間,我區明確產業鏈發展方向,隨著時間的演變,當下所形成的“十鏈一組”的優勢和新興產業鏈格局,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效益的提升,成為我區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2019年,我區出臺《關于推進新興優勢產業鏈和產業促進投資組整合的工作方案》。今年,我區再一次重新梳理并明晰了全區10條新興優勢產業鏈,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并設置了現代服務組和綜合協調辦公室。一個方案攬全局,一張圖紙繪到底。一方面,“十三五”期間,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信創工程為代表的優勢產業正高歌猛進;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與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許多“成長的煩惱”必須正視。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雖然產業優勢明顯,但占整車生產成本三分之一的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一環,這一關鍵核心部件本地配套一直不足。在推動10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我區把目光首先瞄準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圍繞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優勢,繼續引進一批關聯企業,以進一步拉伸壯大株洲汽車產業鏈條,努力鍛造這一千億級優勢產業。
短板已不再短。近年來,我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不僅引進了菲仕(株洲)制造基地等一批動力電池企業,隨著今年株洲新能源汽車檢測中心的建成,該產業也形成了本地設計、本地生產、本地檢測和后市場的全鏈條服務。

動力谷自主創新園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區先進制造業的“代表作”,那么,我區新能源裝備和新材料產業則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典型。近年來,我區新能源裝備和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涌現了湖南德智新材料有限公司、株洲未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世鑫新材料等一批高精尖企業。據統計,兩大鏈條106家鏈上企業,超六成是高精尖的“大塊頭”企業。好風憑借力。近2年來,產業鏈成為我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2019年,我區營業收入、技工貿總收入雙雙突破2400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均保持20%以上,在全省各園區、縣市區中穩居第一。今年以來,在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形勢下,我區產業鏈、供應鏈展現了驚人的韌勁和活力,今年1—10月,全區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95.3億元,企業上報增速同比增長50.9%,預計將繼續保持全市第一。我區各大產業鏈自誕生之日起,我區精細謀劃,精準發力。今年以來,全區對各個產業鏈進行再細分,由8個產業鏈延伸到10個。由“鏈長”牽總,以區主要領導擔任10條產業鏈“鏈長”,先后通過走訪重點園區、龍頭企業,帶隊考察招商,對產業鏈發展進行深入調研,并將產業招商、區屬國有公司、“四聯”干部等力量全部整合至各產業鏈,迅速形成了齊心協力抓產業鏈的濃厚氛圍。與此同時,設立產業鏈辦公室,采取“部門負責制”,每個鏈(組)對應相應責任部門,每個鏈條對應專職招商專員,專職從事產業鏈精準招商和服務。今年一季度,在疫情防控形勢下,我區在產業鏈上成立聯合黨委,讓地域相近、產業和行業相同的黨組織聯合起來,形成“一核多元”黨建體系,并出臺了一攬子政策,引導各產業鏈更高質量發展。以“鏈條”為平臺,各個產業聯盟、技術聯盟橫向溝通,產業鏈相關企業緊密團結起來。以“鏈條”為紐帶,開展“銀企對接”,為企業融資提供多種渠道,精準對接、全程介入。以“鏈條”為基礎,推出“企業用工6條”“人才8條”“產業鏈12條”等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良性發展。特別是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企業給予了股權投資、租金補貼、個人所得稅獎勵等一系列的激勵政策,構建了產業扶持最強“幫幫團”,形成了產業發展最優“生態圈”。

湖南長城
作為我區優勢產業的信創工程產業鏈,自湖南長城落戶以來,吸引了麥格米特等多家相關聯企業在我區快速集結。而自2019年傲英創視入駐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后,不僅帶來了華為鼎橋5G項目,也先后吸引了多家相關電子信息選擇我區,這便是眾多企業在“看不見的手”指揮下,合奏而成的美妙“鏈”曲。 “截至目前,信創工程產業鏈上報市商糧局簽約項目11個,完成年度任務73%……”在第三季度信創工程產業鏈的工作總結上,該鏈條發展與企業發展實現了同頻共振,做到信息融合、產業互助、平臺共享、融資互通。
今年一季度,以長城電腦和麥格米特為首的電子信息產值增長13.6%,而且后續產品需求和訂單在不斷增加。以信創工程為代表取得的成果,正是政府“看得見的手”產生的成效。“兩手都要硬”“兩手都有效”。大合力推動了大發展,一個全新、高效的產業鏈生態正在新區加速形成。“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提出了殷切期望。牢記總書記囑托,我區直面變局,謀劃新局,以提升產業鏈水平為目標,主動優產業、調結構、換賽道、走新路,正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引領區、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高地的示范區以及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先行區。

今年,我區產業鏈建設主動迎接“新基建”時代,大力發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推動5G+工業互聯網應用,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聞“G”起舞,只爭朝夕。今年上半年,我市已開通5G基站超過1500個;我區9個項目入選湖南“數字新基建”標志性項目,為智能網聯駕駛、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圍繞到當下最熱的數字經濟,我區成立了數字經濟產業鏈,并全面啟動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將引進1000家企業,全力建設“四新”經濟集群。今年,全區產業鏈建設更加全面而高效,向著更高質量發展加速發力:圍繞產業鏈做文章,突出抓好央企招商,以商招商和高校成果轉化,聚焦“三類500強”企業,大力引進產業鏈關鍵環節上的龍頭企業,重點引進產業關鍵鏈條、關鍵技術、關鍵環節,促進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發展。5月,五凌電力株洲新興能源產業基地項目落戶我區,將推動株洲市氫能、儲能和5G新基建項目的配套發展;7月,宏達電子5G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正式落戶我區,電子龍頭企業“老樹發新芽”,在5G通訊設備、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相關領域持續發光……當下,我區產業鏈建設的大合力已經凝聚,產業鏈發展的大合唱正在唱響,產業鏈發展,乘風破浪,未來可期。
作者:王娜
責編:殷娜娜
來源:株洲新區融媒體中心
評論